主题: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遗失的抗战面孔。

发表于2013-08-15

吴肯,94岁。1938年参加第五战区徐州会战,任青年军团艺术总编。1939年到第四战区驻柳州,后至黄埔军校第4任第17期教官。现居住于广西南宁四中,是为数不多生活无忧的抗战老兵之一。

 

发表于2013-08-15

钟云光,89岁,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上村人。所属部队为独立炮兵团第1营1连。参加过第4次长沙会战,江西泰和、吉安战役。目前老人身体健康,二儿三女,都在务农。

 

发表于2013-08-15

付凡珍,女,99岁,湖北洪湖人,现居湖南岳阳县。1930年年底于洪湖经介绍加入鄂西游击总队第一支队担任通讯员,1936年随部队长征在江西吉安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围剿,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4军,担任抗日宣传员,皖南事变后被分裂,1942年下半年于上饶铅山县加入国民党抗日。目前老人身体不好,无收入,由残疾养子照料。

 

发表于2013-08-15

张君廉,100岁,广西南宁宾阳人,现居原籍。曾于黄埔军校18期2中总队炮科学习。1937年参加了广西84军189师1105团,分在机关枪连。黄埔军校毕业后,到湖南洪江机械化受训半年,于昆明搭飞机到印度中部蓝姆茄训练营,在印度呆了一年时间。目前无收入,大儿子前几年过世,其它孩子或务农或下岗也全到了退休年龄。

 

发表于2013-08-15

奉天坤,100岁。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9师机枪手,曾参加过昆仑关战役,见证了中将师长郑作民将军殉国。目前老人身体状况一般,平时生活靠子女供给。

 

发表于2013-08-15

林郁奇,100岁。1935年考入黄埔军校广州燕塘步科,抗战期间被任命为广东远征军独立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参加过松山战役。目前老人行动比较困难但思维清晰,与老伴生活在养老院里。

 

 

韦万泽,100岁,广西藤县人,黄埔军校湖南武冈217期学员。抗战期间曾任高射炮班班长、搜索排长、步兵连连长。参加过桂林保卫战,梧州防空战。解放战争后期投诚解放军,解放后定居南宁,在南宁第二糖烟公司工作直到退休,是少数生活无忧的老人之一。

 

发表于2013-08-15

邓维敦 97岁,现居广西南宁。1933年入伍,当时在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陆军48军174师1039团医务所,1937年驻防桂林荔浦、平乐、恭城等地。七七事变后,11月上旬随部队在上海南翔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最高军衔为上尉军医。老人身体不好,目前每月有1千多元退休金,但仅够平时打针用。

 

郑国雄,101岁,马来西亚归侨。于黄埔军校第14期工兵科学习,因战事紧张提前毕业。之后又进南岳游击队培训班,经过短暂学习后安排到54军,在军司令部任工兵排长。目前已在广州增城定居。

 

 

发表于2013-08-15

宋启林,102岁。抗战期间就职于广西民团,此团曾被称为中国民国时期最凶猛的准军事组织。目前生活暂时无忧。

 

 

 

发表于2013-08-15

黄胜庸,108岁,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现居原籍。1927-1928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60师119旅357团;1932年参加1·28淞沪抗战,任团部少尉副官;1932年5月随部队回到福建,负责押送团部的军饷。后来部队解散,返回和平县老家务农。目前老人身体尚可,子孙合计110人,家族庞大。

 

发表于2013-08-15

这些老兵可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