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与房地产老总一席谈 终于明白楼市疯涨的原因

发表于2013-04-10

我看中位于上海**区一处即将开盘的***小区楼盘,这是三期楼盘。去年六月二期开盘时,我曾去看过,楼盘均价为23000元至24000元/平方/毛坏房,大约2014年4月交房。记得那时去晚了,好房型都让人挑走了。现在,三期房将在这几个月里开盘。房源共三百多套,好房型比较多,大约2014年10月交房。

买房是人生大事。为能得到好房型的房子,我托了当地一位重量级人物。由这位重量级人物亲自陪同,我与开发房的老总直接见面了。一见面,我亮出我的想法,说看中某某号的某个房型。因为雨天和晴天,我来此看过几回了,我确信这类房型凡购房者都喜欢。

此老总是个爽快之人,对我直言道:“你先不要急着向我表态想要什么房型的房,待我销售指导价出来时,你再找我谈吧!为什么?因为我手上一共只有三百多套房子,现在通过熟人说情的已有一百多号人。如果我一一满足,那么届时开盘时,那些彻夜排队者如果购不到他们想要的房型;或者他们落空没购到房,肯定会闹事,说不定我这售楼处的门窗玻璃都有可能给砸了。这一闹事,记者再来搅和给报道一下,这等于就是我自找麻烦。现在,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涨价。坦率地说:我这调价举措都是让你们给逼的。你们一拨拨人通过介绍人找到我,这就间接证明我这个楼盘在这个地区特别吃香。”

发表于2013-04-10

我避开关于“吃香”话题,问:“现在楼市是供不应求,这我知道。听说你们准备采取摇号方式来开盘销售?”

老总睁大眼睛,说:“‘摇号’?!放着有补涨机会而放弃这能看得到、摸得到的利润,按低于周边楼的价格销售,并以摇号方式来促销,这是不可能的事,想都不用想。要知道,涨价是硬真理。”

我又问:“去年二期开盘,均价是23000元至24000元/平方,现在三期开盘,会涨多少?”

老总没正面回答我,说:“好的房型,人人想得,我摆不平。我现在定价是30000元/平方,让你们去抢。没办法,只有在原价格的基础上作大幅调整,才能剔除那些只有这点经济实力的购房者;并吓退那些三心两意的看房者。如此,我这楼盘才能和谐开盘、不生事。”

发表于2013-04-10

**区远离上海市中心,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农田。现在均价要30000元/平方,理由是:附近造了一个大型超市和一排门面漂亮的商场及一家大的酒店,便属于成熟地段了。我猜想到时确实会吓退一部分购房者。

老总没理我的想法,继续说道:“试想一下,这年头什么东西都在涨,我这楼盘既然如此受人追捧,为何不能补涨?虽然政府明文规定新楼盘开盘时不能涨幅过高,但你不知道,我这涨价而得的钱不全部是拿进自己腰包的,有不少要交给地方政府。老实说,我这楼盘的利润一半属于国家,即:就是属于地方政府的。大家都在骂房地产开发商利欲熏心、奸商,我们其实是替地方政府背黑锅啊!可以这样说:土地拍卖的收入高低以及房地产事业的兴与旺,这些都是关系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GDP数据的拉升。现在地方政府得大益,银行通过大量放贷,从中也大获其利。凭什么他们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得益,而作为房产开发商的我们得一些益,就是奸商的表现?不要搞错,我们涨价也是在为地方政府GDP在作贡献。”

发表于2013-04-10

老总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拿这次‘国五条’的出台来说,政府希望这是一帖良方良药,并希求房价能在理性轨道上少涨一点。至于说跌,政府领导心里明白,这是安徒生笔下的美丽童话。那么政府为何没能想到这出台的政策如同拔苗助长?原因在于制定决策的领导层不是楼市中的困难户,他们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困难户是多么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名下的产权房。他们忽略了市场的刚性需求,虔诚地以为多造一些经适房和廉租房,就能一举解决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他们想错了,现在上海每年平均新增约50万的人口,成为‘新上海人’的人首要保证是居所,这是一个庞大的需求数字。他们在此方面预计不足不说,造房力度又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力度。当供求关系无法根本解决时,那么政府出台的任何有关楼市调控政策都无法给这个不断上涨的楼市降温,这就是为何每次出台调控房价政策房价会涨的根本原因。”

发表于2013-04-10

是的!老总这番话说得没错!那些欲意购房者,观望了整整二年,等来的却是二手房价格被推波助澜地意外提升。由此迫使这些刚性需求者不得不背水一战,将目光投向一手房。他们怀揣着存折上显示阿位伯数字实在不长的钱,与拥有大量财富的大鳄们一起踏上拥挤的购房之路。他们的‘购房梦’在大资本者面前不堪一击。而各地房地产开发商们见纷至沓来的购房者,顿时坐地起价,涨价没商量。这就是当今楼市现行记。

发表于2013-04-10

谁之过?在一个楼盘涨价就是为了地方政府GDP作贡献的时代;在一个涨价是为了“和谐”,以保证楼盘开盘时不会有人闹事的时代;在一个怜悯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涨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涨价让买不起房的人自动离开,让有条件者脱颖而出、轻松购得如意之房的时代;在一个乌鸦也会骂人黑、魔鬼也会拿《圣经》为自己辩护的时代;这些购房者群体默默泣诉;他们的眼角分明淌着苦涩泪水;他们于月光下筑起的一回回“购房梦”,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多少脆弱和苍白啊!他们找寻的“中国梦”是多少廉价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