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金狮巷——老南宁的影像记忆

发表于2013-08-30

南宁市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展现了城市文化。据上了岁数的老人家说,南宁有12条著名老街巷,金狮巷就是其中之一。民国初年,这里是一些有钱人家的宅院。今年已经59岁的汤志强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与青年。在经历了“上山下乡”后,他在广东老家住过一段时间,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南宁的金狮巷。对汤志强来说,不管是童年的欢笑,还是街坊邻居的互帮互助,都让他怀念。金狮巷承载了所有老住户的无数记忆。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施行。新修订的《条例》确立了历史街区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审批流程等内容。《条例》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将对今后南宁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发挥促进作用。接下来,南宁市各相关部门要对历史街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完整的资料库,并据此实施动态管理。而“三街两巷”也被列入保护管理范围。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汤志强非常高兴。让老建筑得到保护,让金狮巷恢复光彩,让邻里间重新热闹起来。这是汤志强的心愿。他希望这个心愿实现时间不要太漫长。

曾是南宁首屈一指的“豪宅区”金狮巷,现在显得有些破败。可破旧的瓦片仍能依稀看出铜钱的轮廓,还有精致的木头雕花,让人不得不惊叹工匠的精湛技艺。

都说老建筑是凝固的时间。放眼望去,不远处就是林立的高楼大厦。这些老建筑在金狮巷里静静地伫立着,默默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住户的喜怒哀乐。

金狮巷长300多米,古雅、静谧。从闹市区走进金狮巷,有种置身于另一个年代的感觉。

“我们从小就在巷子里玩,每家每户都熟悉得很。”看着如今寂静的小巷,汤志强怀念地说,以前,要是谁家娶媳嫁女或老人做寿,便是小巷的节日,大家都会帮忙,热热闹闹的。

金狮巷是南宁市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居民建筑群。清代建筑的部分为硬山式砖木结构,青砖青瓦青水墙。

虽然现在已不复当年富丽堂皇的景象,但仍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老物件承载了许多的记忆与思念。结婚证、人大代表当选证、笔记本……这些都是汤志强对父亲汤可全怀念的凭证。历经66年依旧保存完好的金边结婚证,上面存留着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结婚人的名字,见证了一段已逝岁月中的美好爱情。

汤家宅院是56号,建于清代的门楼依然保存完好。院中楼房虽经过主人整修,但保存了古色古香的感觉。

“原本是四进的宅院,现在只剩下三进了。”汤志强指着外墙说道,“后面就只剩下一些残留的痕迹。”

谈起祖上创业的经历,他表示,祖籍广东花县的汤家当年沿水路进入广西,立足邕城做转手贸易。于上世纪40年代在金狮巷买房定居。

“应该是金丝巷、银丝巷而不是金狮巷、银狮巷。‘丝’的意思是巷子弯曲、细长,像丝带一样。‘金银’则代表了当初这里住户的富裕程度。”提到巷子的名字,汤志强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街坊李习劳的老屋中,就曾挖出一块残缺的石碑。李习劳擦拭着石碑,虽然石碑的作用因信息的残缺而变得不明,但在剩下的石碑上,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金丝巷”的字样。

李宅为改建的民国时期建筑,两层,体现了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走上二楼,轻搭着回廊的栏杆,阳光从天井中射下明媚的光线。

“屋顶的坡面都往天井倾斜,雨天水从四面流向中庭,体现了‘四水归一’的徽居特色。商人么,当然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金狮巷曾经是南宁首屈一指的“豪宅区”

 

发表于2013-08-30

老物件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发表于2013-08-30

青砖青瓦青水墙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发表于2013-08-30

金狮巷是南宁市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居民建筑群

 

发表于2013-08-30

在街坊李习劳的老屋中,就曾挖出一块残缺的石碑,可清楚地看到“金丝巷”的字样

 

发表于2013-08-30

李宅为改建的民国时期建筑,两层,体现了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

 

发表于2013-08-30

金狮巷长300多米,古雅、静谧。从闹市区走进金狮巷,有种置身于另一个年代的感觉

 

上一页|1|
/1页